中国刀具网 - 刀具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产品动态 | 刀具技术 | 刀具应用 | 分析建议 | 价格行情 | 科普常识 | 企业新闻 | 行业发展 | 行业新闻 | 创业故事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业内精英 > 30年,钻研创新在机床旁——李斌
F.biz | 商业搜索

30年,钻研创新在机床旁——李斌

信息来源:jjjuuu.com   时间: 2012-08-15  浏览次数:590

采访李斌,十年来已是第四次。
他变化不大——眼神淡定,褶皱的工作服上有些油渍,声调不高,语气平缓。
他还是那样——坐在办公室里,话不多,略显紧张;可一走到车间里,一下子精神焕发,摸着身边新进口的机床,拿起几个精密的加工件瞧瞧,与工友们凑在一起商量起来……
李斌,早已荣誉等身。10多年来,被授予全国劳模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十大杰出工人、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,以及上海市劳动模范、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等。今年,他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李斌,始终保持本色。从1980年进厂至今,30年了,他没有离开过车间生产一线,每天穿上工作服,在各类数控机床旁钻研。
“我就喜欢呆在车间里,在这里,自己能出活,心里踏实。”李斌对记者说。

敬业为根

有人说,李斌出名了,是全国劳模、是杰出工人代表,再离开生产一线有些说不过去,所以才一直在车间里干。
李斌从不理会这样的议论。他在车间里,琢磨的是产品和技术。更重要的是,他越琢磨越起劲,越高兴!
3年前,液压泵厂产品性能提升遇到瓶颈,液压泵的最高转速总在2000转以下,最大压力也只能维持200多公斤/平方厘米。“我们就做这个档次的产品够了,更高端的让老外做。”厂里不少人安于现状,觉得研发高端产品没把握,还不如把中低端做好。
李斌不服气,自己干了近30年了,难道高档次的液压泵市场就永远让进口产品占领吗?他主动请缨,提出并承担了“高压轴向柱塞泵/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”的重点攻关项目。
这是液压系统的重要元件,直接制约着液压泵的主要性能指标高低。
要知道,这一重点攻关项目有11个关键技术难点。主轴球窝加工,就是其一。在一个巴掌大的主轴平面上,要均匀加工出6个半球形的球窝,主轴切面不大,又是钢铸件,何等不易。更让人叫绝的是,每个球窝的直径误差必须控制在一丝到两丝之内。过去,主轴球窝加工后,由于无法精确测量,往往最终影响到液压泵的装配和性能。
小小的球窝,如何测量准确是个难题。李斌和他的团队不畏困难,钻研球型数学知识,选择测量工具,一次次试验,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球窝直径测量仪,只要往球窝里一放,直径误差就出来了,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速度。
就这样,李斌和伙伴们,凭着多年来一线工作的经验,将11个关键技术难点一一攻破,先后申请了19项发明专利及21项实用新型专利。该项目也荣获了今年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正是由于“高压轴向柱塞泵/马达国产化关键技术”的突破,让液压泵厂自主制造产品的压力提升到350—400公斤/平方厘米,最高转速也接近国际一流。不久前,一位大客户来液压泵厂参观,在李斌技术中心实验室里站着不动了,看着试验台上的测速指标,3000转、4000转、5000转、6000转,眼睛瞪得圆圆的,“哦,看来真能到6000转,李斌小组真不容易!”

创新为魂

李斌在厂里还有个外号——“刀王”。
李斌车间里,每台数控机床旁的刀具架上,很大一部分刀具都是李斌和他的班组研制的,“这种刀,头小身大,有讲究的”“这种是内壁环型刀,专门加工铸件内部”,拿起一把把刀具,李斌在记者面前如数家珍。
一组数据,足以说明李斌对于刀具的痴迷。李斌和李斌班组至2010年底,自制刀具184把替代进口刀具,为企业节汇20多万美元。
爱刀,原因在于各类加工都少不了刀具刀具创新了,往往能提高产品的精度、满足不同的市场要求。“创新就是在别人想以前,我早想一步;在别人干以前,我先干一步。”李斌的话很实在。
有一次,上海液压泵厂接到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专用液压产品订单,产品外壳上各个部位加工精度均限制在2—3丝之间,要求很高。怎么办?李斌反复计算,拿出了加工工艺路线,编出了程序,做出了相应的工夹具,自制了合适的刀具。试制开始了,他连续三四天不回家,“钉”在试制现场,最终拿出了合格的产品外壳,并在鉴定会上一次获得通过。
还有一次,厂里花费120万元进口了一台数控机床,这台机床只能加工棒料零件。他想,厂里进口一台设备不容易,能否让它发挥更大效益?于是,李斌翻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技术资料,反复计算、设计、实验,终于自制一把特殊刀具,编制了一套进口数控机床没有的新程序,使这台功能单一的机床改造成能加工轴、盘型等多种零件的多功能全能机床。
李斌和李斌班组至2010年底,共完成工艺攻关230项,完成产品加工工艺编程1600余条,为企业增效2300多万元;进行技术革新,自制改进工装、夹具82付,为企业节约支出近112万元;排除数控机床设备故障,节约维修费用30余万元。

奉献为本

除了呆在车间忙技术攻关,李斌其余时间大多在“带徒弟”。
从最初的李斌班组,到李斌工作室、李斌技术中心、李斌学校等等,李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,他与徒弟、同行的交流不是少了,而是越来越多了。可每一次,李斌上课或者演讲,都十分认真,从不马虎;对于工友们,更是言传身教。
李斌在班组内积极推广“李斌班组工作四法”,大力开展岗位练兵,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同事,先后结对、培养了中高级数控机床调试工12名。
陈勇,一名原先默默无闻的外来农民工,来自于安徽大别山地区。在李斌精神的感召下,他刻苦钻研,多次在李斌杯大赛中获奖,并荣获2007—2009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。
胡强传,一名普通的操作工,在李斌及班组成员的帮助下,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成长为一名数控高级工,在2009年集团举办的大赛中获得了数控高级工第一名。
李斌常说:“只有将自己的劳动、汗水奉献给培养我的企业和祖国,才能真正实现一个人的人生价值。”去年,厂里专门拿出1000万元专项创新奖金,让李斌领衔产品的开发和推广。为了“李斌技术中心”的发展,李斌全身心地投入,将全部精力花在设计软件、试验装备、培训技术骨干上,为企业的技术创新继续奉献着一个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和热。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刀具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